新闻资讯
市场羁系总局公布新修订的《认证机构治理措施》
发布时间:2022-10-01 09:52
  |  
阅读量:
字号:
A+ A- A
本文摘要:认证机构治理措施(2017年11月14日国家质量监视磨练检疫总局令第193号宣布,凭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视治理总局令第31号修订)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增强对认证机构的监视治理,规范认证运动,提高认证有效性,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执法、行政法例的划定,制定本措施。第二条 本措施所称认证机构,是指依法取得资质,对产物、服务和治理体系是否切合尺度、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独立举行及格评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证明机构。

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认证机构治理措施(2017年11月14日国家质量监视磨练检疫总局令第193号宣布,凭据2020年10月23日国家市场监视治理总局令第31号修订) 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 为了增强对认证机构的监视治理,规范认证运动,提高认证有效性,凭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以下简称《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执法、行政法例的划定,制定本措施。第二条 本措施所称认证机构,是指依法取得资质,对产物、服务和治理体系是否切合尺度、相关技术规范要求,独立举行及格评定的具有法人资格的证明机构。第三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认证运动的认证机构及其监视治理,适用本措施。

第四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主管认证机构的资质审批及监视治理事情。县级以上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依照本措施的划定,卖力所辖区域内认证机构从事认证运动的监视治理。

第五条 认证机构从事认证运动应当遵循公正公然、客观独立、老实信用的原则,维护社会信用体系。第六条 认证机构及其人员对其认证运动中所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负有保密义务。

第二章 资质审批第七条 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经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批准。未经批准,任何单元和小我私家不得从事认证运动。

第八条 取得认证机构资质,应当切合下列条件:(一)取得法人资格;(二)有牢固的办公场所和须要的设施;(三)有切合认证认可要求的治理制度;(四)注册资本不得少于人民币300万元;(五)有10名以上相应领域的专职认证人员。从事产物认证运动的认证机构,还应当具备与从事相关产物认证运动相适应的检测、检查等技术能力。第九条 认证机构资质审批法式:(一)认证机构资质的申请人(以下简称申请人)应当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提出申请,提交切合本措施第八条划定条件的相关证明文件,并对其真实性、有效性、正当性卖力。

(二)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证明文件举行初审,并自收到之日起5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的书面决议。对申请质料不齐全或者不切合法定形式的,应当一次性见告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三)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自受理认证机构资质申请之日起45日内,作出是否批准的决议。决议批准的,向申请人出具《认证机构批准书》。

决议不予批准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需要对申请人的认证、检测、检查等技术能力举行专家评审的,专家评审时间不得凌驾30日。评审时间不盘算在审批期限内。

第十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制定、调整和宣布认证领域目录,认证机构应当在批准的认证领域内,根据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从事认证运动。属于认证新领域,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尚未制定认证规则的,认证机构可以自行制定认证规则,并在认证规则公布后30日内,将认证规则相关信息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存案。

第十一条 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变换之日起30日内,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申请管理《认证机构批准书》变换手续:(一)缩小批准认证领域的;(二)变换法人性质、股东、注册资本的;(三)合并或者分立的;(四)变换名称、住所、法定代表人的。扩大认证领域的,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根据本措施第九条的划定予以管理。第十二条 《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为6年。

认证机构需要延续《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的,应当在《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届满30日前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提出申请。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对提出延续申请的认证机构依照本措施划定的资质条件和审批法式举行书面复查,并在《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届满前作出是否准予延续的决议。第三章 行为规范第十三条 认证机构应当建设风险防范机制,对其从事认证运动可能引发的风险和责任,接纳合理、有效措施,并负担相应的社会责任。

认证机构不得超出批准规模从事认证运动。第十四条 认证机构应当建设健全认证人员治理制度,定期对认证人员举行培训,保证其能力连续切合国家关于认证人员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认证机构不得聘用国家执法法例和国家政策克制或者限制从事认证运动的人员。

第十五条 认证机构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形式宣布以下信息并保证其真实、有效:(一)依法从事认证运动的自我声明;(二)认证领域、认证规则、认证证书样式、认证标志样式;(三)设立的负担其认证运动的分支机构名称、地址和认证运动内容;(四)认证收费尺度;(五)认证证书有效、暂停、注销或者打消的状态。强制性产物认证机构还应当根据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的相关划定,宣布其强制性产物认证相关信息。

第十六条 认证机构从事认证运动,应当切合认证基本规范、认证规则划定的法式要求,确保认证历程完整、客观、真实,不得增加、淘汰或者遗漏法式要求。第十七条 认证机构在从事认证运动时,应当对认证工具的下列情况举行核实:(一)具备相关法定资质、资格;(二)委托认证的产物、服务、治理体系等切合相关执法法例的要求;(三)未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认证工具不切合上述要求的,认证机构不得向其出具认证证书。第十八条 认证机构及其认证人员应当实时作出认证结论,保证其客观、真实并负担相应执法责任。

认证机构及其认证人员不得出具虚假或者严重失实的认证结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出具虚假或者严重失实的认证结论:(一)认证人员未根据认证规则要求,应当进入现场而未进入现场举行审核、检查或者审查的;(二)冒名顶替其他认证人员实施审核、检查或者审查的;(三)伪造认证档案、记载和资料的;(四)认证证书载明的事项内容严重失实的;(五)向未通过认证的认证工具出卖或者转让认证证书的。

第十九条 认证结论切合认证要求的,认证机构应当实时向认证工具出具认证证书。认证机构应当通过其网站或者其他形式,向民众提供查询认证证书有效性的方式。第二十条 认证机构应当要求认证工具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对未根据划定使用的,认证机构应当接纳有效的纠正措施。第二十一条 认证机构应当对其认证的产物、服务、治理体系实施有效的跟踪监视。

不能连续切合认证要求的,认证机构应当在确认相关情况后5日内,暂停认证工具相应的认证证书。暂停期限届满仍不切合要求的,应当打消其相应认证证书。暂停期限根据认证规则的相关划定执行。

第二十二条 认证机构应当对认证历程做出完整记载,保留相应认证资料。认证记载和认证资料应认真实、准确,归档留存时间为认证证书有效期届满或者被注销、打消之日起2年以上,认证记载应当使用中文。

在认证证书有效期内,认证运动到场各方盖章或者签字的认证记载、认证资料等,应当生存具有执法效力的原件。第二十三条 认证机构应当实时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报送以下信息,并保证其真实、有效:(一)认证计划信息;(二)与认证效果相关的认证运动、认证人员、认证工具信息;(三)认证证书的有效、暂停、注销或者打消状态信息;(四)设立负担其认证运动的分支机构信息。认证机构在获得批准的认证领域内,与境外认证机构签订认证效果仅在境外使用的分包合约,应当自签订分包合约之日起10日内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报送信息。第二十四条 认证机构应当在每年3月底之前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提交以下陈诉,并保证其真实、有效:(一)上一年度事情陈诉:主要包罗从业基本情况、人员、业务状况以及切合国家资质要求的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财政会计审计陈诉等内容;(二)社会责任陈诉:主要包罗机构概况、机构焦点价值观与生长理念、机构最高治理者的社会责任答应、机构社会责任战略、机构社会责任绩效等内容。

第二十五条 认证机构和认证工具应当对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实施的监视检查事情予以配合,对有关事项的询问和观察如实提供相关质料和信息。第四章 监视治理第二十六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对认证机构遵守《认证认可条例》、本措施以及相关部门规章的情况举行监视检查。

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凭据法定职责分工,对所辖区域内的认证运动、认证效果实施日常监视检查,查处违法行为,并建设相应的协调事情机制。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应当将违法行为查处的相关信息实时报送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第二十七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对认证机构的认证运动、认证效果实行随机抽查,抽查效果应当实时向社会公然。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联合随机抽查、行政处罚、投诉举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以及大数据分析等信息,对认证机构实行分类羁系。

第二十八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在其网站宣布以下信息:(一)依法取得资质的认证机构名录;(二)认证机构依据本措施第二十四条划定报送的陈诉;(三)随机抽查效果;(四)对认证机构及其认证人员的行政处罚信息;(五)认证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卖力人、认证人员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第二十九条 认证机构资质的申请人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卖力人、认证人员等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对其认证机构资质申请不予批准。认证机构及其法定代表人、主要卖力人、认证人员列入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对其认证机构资质延续、认证领域扩大申请不予批准。

第三十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在监视检查中发现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给予申饬,并责令其纠正:(一)未依照本措施第十五条划定,宣布信息的;(二)未依照本措施第十九条第二款划定,向民众提招供证证书有效性查询方式的。第三十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凭据利害关系人的请求或者依据职权,可以打消《认证机构批准书》:(一)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事情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出具的;(二)逾越法定职权出具的;(三)违反法定法式出具的;(四)对不具备申请资格或者不切合法定条件的申请人出具的;(五)认证机构已不具备或者不能连续切合法定条件和能力的;(六)依法可以打消的其他情形。

以欺骗、行贿等不正当手段取得认证机构资质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打消《认证机构批准书》;申请人在3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认证机构资质。第三十二条 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管理《认证机构批准书》注销手续:(一)《认证机构批准书》有效期届满,未申请延续或者复查不予延续的;(二)《认证机构批准书》依法被打消的;(三)认证机构申请注销的;(四)认证机构依法终止的;(五)执法法例划定应当注销的其他情形。

第三十三条 认证机构可以通过认可机构的认可,证明其认证能力能够连续切合相关要求。认可机构应当对取得认可的认证机构举行有效跟踪监视,对认可监视中发现的违法行为,实时陈诉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第三十四条 认证认可协会应当增强对认证机构和认证人员的行业自律治理,发现认证机构或者认证人员的违法行为,实时陈诉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

第三十五条 任何单元和小我私家对认证运动中的违法行为,有权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和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举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和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应当实时观察处置惩罚,并为举报人保密。

第五章 执法责任第三十六条 隐瞒有关情况或者提供虚假质料申请认证机构资质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不予受理或者不予批准,并给予警告;申请人在1年内不得再次申请认证机构资质。第三十七条 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给予警告并予宣布:(一)未依照本措施第十条第二款划定,将认证规则相关信息报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存案的;(二)未依照本措施第十一条划定,管理变换手续的;(三)未依照本措施第十四条划定,认证人员能力不能连续切合国家职业资格的相关要求,或者聘用国家执法法例和国家政策克制或者限制从事认证运动的人员的;(四)未依照本措施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划定,向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报送信息和陈诉的。第三十八条 认证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应当责令其纠正,并处3万元罚款:(一)受到申饬或者警告后仍未纠正的;(二)违反本措施第十七条划定,向认证工具出具认证证书的;(三)违反本措施第二十条划定,发现认证工具未正确使用认证证书和认证标志,未接纳有效措施纠正的;(四)违反本措施第二十五条划定,在监视检查事情中不予配合和协助,拒绝、隐瞒或者不如实提供相关质料和信息的。第三十九条 认证机构违反本措施第十六条划定,增加、淘汰、遗漏法式要求的,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条的划定举行处罚。

认证机构被责令停业整顿的,停业整顿期限为6个月,期间不得从事认证运动。认证机构增加、淘汰、遗漏法式要求,情节轻微且不影响认证结论的客观、真实或者认证有效性的,应当责令其限期纠正。

逾期未纠正或者经纠正仍不切合要求的,依照前款划定举行处罚。第四十条 认证机构违反本措施第十八条划定,出具虚假或者严重失实认证结论的,依照《认证认可条例》第六十二条的划定举行处罚。第四十一条 认证机构违反《认证认可条例》等有关执法、行政法例划定的,依照相关划定追究其执法责任。

第四十二条 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和地方认证监视治理部门及其事情人员应当依法对认证运动实施监视,有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等违法行为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六章 附则第四十三条 本措施中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实施行政许可的期限以事情日盘算,不含法定节沐日。第四十四条 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域在大陆的投资企业取得认证机构资质,依照本措施第八条的划定管理,并遵守本措施划定。第四十五条 本措施由国务院认证认可监视治理部门卖力解释。

第四十六条 本措施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国家质检总局2011年7月20日宣布的《认证机构治理措施》、2015年5月11日宣布的《国家质量监视磨练检疫总局关于修改〈认证机构治理措施〉的决议》同时废止。泉源:市场羁系总局。


本文关键词:市场,羁系,总局,公布,新修订,新,修订,的,《,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

本文来源:yobo体育全站app下载-www.hzsfw.cn